孤儿列车

black steam train emitting smoke on concrete railway during daytime
black steam train emitting smoke on concrete railway during daytime

孤儿列车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美国的一项儿童安置计划。19世纪,美国迎来了大规模持续不断的移民。这些新移民或为逃离饥荒、失业,或为逃离战争、迫害,拖家带口远渡重洋。一时间就业困难,新移民被迫领取极低的薪水,原来的工人也大规模失业。许许多多的家庭贫困潦倒,成千上万的儿童流落街头。当时没有完善的福利体系,孤儿院容纳不下后,儿童救助机构就想出了把这些孩子送给中西部农村家庭领养的办法。1854年到1929年,共有超过20万名孤儿或被遗弃的儿童被从东部大城市送往中西部农村家庭。这项计划的初衷是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,但实际操作中,许多孩子被当作廉价劳动力甚至遭受虐待至死。

Christina Baker Kline的小说《Orphan Train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。1929年,9岁的爱尔兰新移民女孩Niamh因为一场大火变成了孤儿。孤儿院把她送上了孤儿列车。孤儿列车一站一站地停,每到一处,孩子们就被安排在车站或教堂集体展示,让潜在的收养家庭现场挑选他们。Niamh在列车上认识的朋友Dutch告诉她,领养他们这个年纪孩子的家庭常常是想要一个免费劳动力,而不是善待他们。领养Niamh的是一对开服装厂的夫妻,他们让Niamh无休止地干活,不允许她去上学。即使这样,当大萧条来临服装厂倒闭后,Niamh又被送回了孤儿中心。新的领养家庭不仅潦倒困顿行为古怪,而且养父居心不良。好在这个家庭允许她去过一段时间学校。当她在一个冬夜被养母赶出家门后,走了一整夜来到学校。善良的老师和她的房东救回了奄奄一息的Niamh,还说服了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家庭收养了她。在那个新家庭里,从防备到信任,从疏离到亲近,Niamh慢慢地走过来,但曾经的伤痛永难磨灭。后来Niamh遇到了Dutch,Dutch告诉她,当年领走他的农夫不仅把他当奴隶一样驱策,还经常把他打得奄奄一息。直到同村的一个老鳏夫实在不忍心看着Dutch被那样虐待至死,用一头猪和他恶毒的养父换来了Dutch的领养权,才把Dutch救下。他们深埋心底的痛只有彼此才懂得...... 故事里还有许多东西,许许多多的场景写得让人如临其境。读着读着,不知道是故事还是亲见,也不由得记下了孤儿列车,想像这些孤儿的故事。

Ellen Marie Wiseman的历史小说《The Orphan Collector》讲的是同样历史背景下的故事。1918年,费城13岁的女孩Pia和父母多年前移民自德国。前一年,德国击沉了美国的商船,把美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这一年,西班牙流感突然降临,一月之内,费城有四万七千人感染,其中超过一万两千人死亡,整个城市陷入死寂。Pia与母亲和一对双胞胎弟弟生活在拥挤的贫民区,父亲正在欧洲参战。随着流感的蔓延,母亲不幸去世,Pia被迫独自照顾四个月大的弟弟们。当食物耗尽时,她不得不外出寻找。但这个时候,邻居们死的死,逃的逃,她什么也没找到,却在途中感染了流感昏倒。醒来后,她发现自己身处临时医院。父亲战死前线的消息最终传来,弟弟们早已杳无踪迹,Pia也被送往一家由修女管理的孤儿院。这家孤儿院专门收容在流感大流行中失去父母的儿童,环境阴暗、拥挤,资源匮乏,孤儿们长期生活在饥饿和寒冷中。孩子们被迫劳动,孤儿院更像是一个劳役场所,而非真正的庇护所。修女们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维持令人窒息的秩序,并且视移民儿童“低人一等”,暗示他们是社会问题的源头。Pia对弟弟们的失踪充满不安和愧疚,无法接受永远困在孤儿院中不去寻找他们的下落。作为一个坚韧的女孩,她渴望以行动争取未来。

在逃离孤儿院的过程中,她遇到了善良的布莱克医生一家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Pia逐渐恢复健康,开始重新信任他人,对家的渴望也更加强烈。Bernice是Pia一家曾经的邻居,她成长在没有温暖的家庭,性格偏狭。她把父亲的失业,丈夫的战死,儿子得流感而亡,都怪到了新移民头上,对Pia这样的新移民家庭的人充满了恨。她偷走许多贫困移民家庭的儿童,假称他们是“孤儿院”的儿童。利用大流感期间一些家庭的失子之痛和同情心,先说服他们抚养“孤儿院”的儿童,等这些家庭建立感情后就以捐助孤儿院为名索取大笔钱财。并且出于对新移民憎恨的扭曲心理,Bernice还将年纪稍长的移民儿童骗上“孤儿列车”,让他们与亲人天各一方,面临不确定甚至极度悲惨的未来。Pia在寻找弟弟的过程中发现了Bernice的罪行。她不仅帮助了一些被骗的领养家庭和移民家庭,还在童年好友的协助下,解开重重谜团,最终找回了弟弟们,并让Bernice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。

从小说里读到这些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,恍惚有种现实感。这两本小说聚焦于孤儿在极端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,揭示了弱势群体的困苦与人性坚韧的力量。在危机中,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,往往成为社会忽视的对象,被歧视、剥削、抛弃。然而,他们当中亦展现出个体惊人的韧性与力量:Pia的坚韧让她穿越绝望找到家人,Niamh的坚强让她最终找到真正的归属。作为读者,我们也许没有经历过那么极端的环境,但在我们的人生中多多少少也会经历被歧视、被抛弃、被压迫,特别是在我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童年,也许不幸遭遇过许多创伤。当我们在书中直面那些在极端恶劣环境中成长的孤儿时,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受伤小孩会意识到,他们的感受能被理解,他们并不孤单于世。创伤虽然深刻,但人的内在具有极大的恢复能力。即使经历了最黑暗的时刻,尽管伤痛深刻,但坚强面对仍可以带来转机,我们的韧性和对爱的追寻,依然能够带来改变,最终迎来治愈和成长。